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5年  第2卷  第2期

双层簧片分析法—研究复合材料固化的一种新方法
刘士昕
1985, 2(2): 1-Ⅰ.
摘要:
FRP预浸料和钢片载体制成双层簧片试样,用振簧仪进行动态力学分析(DMA),从而监测、研究FRP的固化。这种双层簧片分析法对于探讨固化历程、确定固化温度及时间等工艺条件都十分简便,它还是筛选耐热性FRP配方、检验不同存放期予浸料铺敷性的有用手段。它除具备TBA、DSA等动态技术的优点外,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直接研究处在不同存放期的各种预浸料。此外,本方法所需仪器比TBA、DSA试验装置简单,制备试样方便,因而更容易推广。
碳纤维表面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研究—Ⅱ
笪有仙, 王殿勋, 孙慕瑾, 陈传正, 岳进
1985, 2(2): 9-Ⅱ.
摘要:
本文用XPS研究了碳纤维及经不同表面处理的碳纤维表面组成。C1s光电子谱表明,碳纤维表面经处理后,使表面碳氢碳逐步转化为 和-CO2H等基团的碳,这种活性基团的形成是表面氧化作用的结果,它的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上升达一平衡值。
复合型含铬偶联剂在玻璃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界面上的偶联机理
吴叙勤, 金培文, 丁有容, 沈志聪, 张元民
1985, 2(2): 15-Ⅱ.
摘要:
本文研究了对玻纤有良好处理效果的硝酸铬—反丁烯二酸络合物和五甘醇十八烷基醚(S185)所组成的复合型偶联剂的作用,测定了复合型偶联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和S185的分子大小,玻璃纤维表面经复合型偶联剂处理后,形成了一个界面区,其外层是类似于范德华力引起的物理堆积,中层是类似于氢键力的化学吸附,内层是化学键的连结。因在该界面上存在着化学键、配价键、氢键和有机长链,所以显著地提高了玻璃纤维对聚丙烯树脂的增强效果。
纤维复合材料的挤拉成型
欧国荣, 陈振北, 焦扬声
1985, 2(2): 23-Ⅲ.
摘要:
本文研究以聚二苯醚衍生物扣二甲苯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电机槽楔的挤拉成型,讨论各种工艺条件对制品性能的影响,探讨适宜的工艺条件。实验证明,聚二苯醚衍生物和二甲苯不饱和聚酯树脂适用于挤拉成型,槽楔制品分别适用于B级电机和B、F、H级电机。
复合材料叠层板在侧向载荷与平面载荷联合作用下的非线性弯曲
张跃
1985, 2(2): 28-Ⅲ.
摘要:
本文研究了具有任意叠层形式的复合材料矩形平板在均匀侧压与平面载荷联合作用下的非线性弯曲特性。板的基本方程归结为一对互相偶合的四阶偏微分方程,将基本变量——板的挠度函数和力函数分别表示成梁的某种振形函数的级数后,基本方程转化为非线性代数方程组。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作用剪力方向与板件弯曲特性的关系,并对一系列具有不同参数的板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作用剪力方向对叠层板的弯曲性状可产生明显的影响。
复合材料多层板壳在非线性弹性失稳时的本构关系
王震鸣, 戴涪陵
1985, 2(2): 40-Ⅳ.
摘要:
在研究复合材料的多层、夹层和加筋板壳的非线性弹性和塑性失稳问题时,需要用到失稳前的应力与应变之间和失稳时的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复合材料在纤维断裂和基体开裂以前的物理非线性,主要是由基体引起的。本文对非线性弹性和处于主动塑性变形阶段的各向同性基体,采用小弹塑性变形理论,导得了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各向同性非线性关系和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之间的各向异性非线性关系。假定纤维是线性弹性的。用复合材料的复合定律,求得了单向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层片的应力与应变之间和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动力松弛法在复合材料叠层板非线性弯曲问题中的应用
黄小清
1985, 2(2): 47-Ⅴ.
摘要:
动力松弛法是近十多年来提出并发展的一种数值方法。本文探讨了该法在复合材料叠层板非线性弯曲问题上的应用,推导了用于求解该问题的重要参数——虚拟密度的一般计算公式,用该公式对对称正交铺设及反对称角铺设叠层矩形板进行了数值计算,其结果与试验吻合得较好。
复合材料复合型二次强度准则
刘方龙, 寇长河
1985, 2(2): 52-Ⅴ.
摘要:
本文用张量不变量,给出单向正轴复合材料二次函数强度准则的一般方程,考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两种基本破坏形式,得到适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复合型二次强度准则。同现行准则进行验证、比较表明,这种合理准则同试验结果符合较好,也较简单,适合工程应用。
轴对称载荷作用下叠层复合材料旋转壳的分段解析法
黄炎, 杨光松
1985, 2(2): 61-Ⅵ.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个解决轴对称问题的近似解法,即把由迭层正交异性材料组成的轴对称旋转壳体沿其旋转轴分成若干个截壳单元进行求解。考虑受轴对称外载时,对每一截壳元用解析法求得近似解,然后由交接条件和边界条件来确定积分常数。最后本文对迭层复合材料旋转壳体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文献[1]用有限元法计算的结果以及实验数据都比较吻合。
纤维增强聚合物的蠕变
卢锡年, 谢长春
1985, 2(2): 69-Ⅵ.
摘要:
本文研究了短纤维增强聚丙烯的蠕变行为。使用专门研造的蠕变试验机,测得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曲线。文中讨论了适用于纤维增强材料的蠕变表达式。作者考虑了纤维诱发微裂纹对蠕变变形的贡献,提出了修正的幂指数蠕变方程。此外,本文根据拉伸、松弛、蠕变实验数据综合评价了时温等效关系,并由此出发讨论了预测长时蠕变的方法。实验数据表明,用本文提出的方程以及时温等效方法均可成功地预测长时蠕变。
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
周成飞, 李汝宜
1985, 2(2): 75-Ⅶ.
摘要: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开发、利用是改善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通过高分子材料与无机物、金属、非金属碳及高分子本身复合来提高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的进展。然后,着重讨论了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微相分离结构与抗凝血性能的关系。最后,概述了高分子材料和生体成分、组织的复合作用。
复合材料迭层板壳有限单元法现状分析
洪志泉
1985, 2(2): 80-Ⅶ.
摘要:
本文从剖析单元构成因素的角度出发,综合评述了目前用于复合材料板壳结构分析的各种有限单元,分析了这些单元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并说明Mindlin类等参板壳单元广泛应用迭层板壳的原因以及存在问题、解决办法。还深入地讨论了杂交单元应用至迭层板壳计算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