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驱动未来   —“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专栏序言

.   光伏驱动未来   — “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专栏序言[J]. 复合材料学报, 2022, 39(5): 1-2.
引用本文: .   光伏驱动未来   — “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专栏序言[J]. 复合材料学报, 2022, 39(5): 1-2.

  光伏驱动未来   —“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专栏序言

  • 过度使用化石能源发电给当今世界带来一系列环境和气候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已提出要整体削减化石能源发电的比例,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最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并已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未来光伏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光伏发电的核心元件—太阳能电池,备受关注。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可分为晶硅太阳能电池、无机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其中,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最成熟,目前已经成功商业化。但是,单晶硅制备过程复杂且能耗高,导致光伏发电成本较高。近年来,基于有机聚合物和钙钛矿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发展迅速,其光电转换效率已接近晶硅太阳能电池。这类电池原料丰富、成本低廉、质量轻、可溶液加工,且光伏性质优越,在光伏电站、光伏建筑以及可穿戴光伏器件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近期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均致力于这类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优化,以及相关材料研发,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这一新型研究领域,我国科研工作者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鉴于此,受《复合材料学报》编委会的邀请,组织出版了本期“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专栏,邀请了来自苏州大学、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十多家单位的优秀团队与科研工作者,基于钙钛矿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等研究方向,报道了相关的研究进展。希望通过此次专栏的组织,促进领域内科研工作者的广泛交流,推动我国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的快速发展,服务国家未来新能源发展战略。

    2022-5-16

    本科、硕士均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3~2007年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在日本筑波大学(University of Tsukuba)工作,以及作为洪堡学者在埃尔兰根大学(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y of Erlangen-Nürnberg)访问工作。2007~2012年先后在中科院化学所和日本筑波大学工作。2012年加入苏州大学。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SmallJ. Mater. Chem. A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Acc. Chem. Re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合作编写三部英文专著,获国家专利授权11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江苏省面上以及省高校重点项目2项。

    近期研究方向:(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及器件;(2) 电催化、绿色合成以及氢能;(3)新型碳纳米材料。

  • 期刊类型引用(2)

    1. 郭小杰,杜丽勇. 尿素掺杂CH_3NH_3PbI_3薄膜及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研究. 功能材料. 2024(01): 1086-1091 . 百度学术
    2. 张晨亮. 溴化锂材料浓度对太阳能电池蓄能力影响的计算机动态分析. 信息记录材料. 2023(02): 158-16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9
  • HTML全文浏览量:  223
  • PDF下载量:  53
  • 被引次数: 7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22-03-2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