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0年  第7卷  第2期

纤维表面状态对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影响
胡宝荣, 孙慕瑾, 吴怡胜, 汤颖
1990, 7(2): 1-6.
摘要:
本文是研究不同表面状态的纤维对“sb-1” 基体体系固化过程的影响,我们采用扭辫分析(TBA)技术研究了玻纤、碳纤维以及经冷等离子体处理过的碳纤维对固化过程的影响。并得到了三T(温度-时间-转变)状态图,固化过程两个转变温度(Tgg,Tg∞)以及固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这些结果为复合材料复合工艺制订提供了科学根据。
红外差示光谱法在复合材料界面反应研究中的应用
王素琴, 庞瑶华, 陈德芳, 邓光琪
1990, 7(2): 7-12.
摘要:
本文以红外差示光谱法从化学键的角度对偶联剂与几种复合树脂常用填料的相互作用以及树脂基体间的相互作用予以探讨,为复合树脂的制备中如何选择填料以获得强度高、性能好的牙科材料提供了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聚苯硫醚/聚醚砜共混体系的织构和动态力学行为
王玉琦
1990, 7(2): 13-17.
摘要:
本文用偏光显微镜(PLM)和动态扭辫分析(TBA)技术研究了各种组成比聚苯硫醚/聚醚砜(PPS/PES)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和动态力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PS/PES 共混物是高性能的部分相容的微多相分散体系。PPS/PES共混体系的结构和动态力学行为随组成的变化而变化。
纤维缠绕玻璃钢三通管的研究
李先立
1990, 7(2): 19-29.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间为偏心球体的玻璃钢三通管缠绕规律,给出了纤维在臂-球-臂缠绕时架空高度计算式。文中分别讨论了三通管的测地线和非测地线缠绕,指出用单一线型进行测地线缠绕时,在柄-球交接处存在一微小三角空白区,需要进行补强,本文还推导了丝嘴平面运动时的运动方程,讨论了避免芯模与丝嘴碰撞的条件,为在价廉的计算机控制的简单缠绕机上实现中间为偏心球体的玻璃钢三通的缠绕提供了依据。
Al2O3/Al-Si合金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的研究
周彼德, 刘政
1990, 7(2): 31-37.
摘要:
本文在国产氧化铝短纤维基础上,研究了氧化铝短纤维增强铝硅合金复合材料的凝固组织。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凝固过程中,氧化铝短纤维可以为铝硅合金中硅相非自发形核的衬底,并有利于细化基体合金的晶粒和降低显微偏析程度。
碳纤维涂层技术进展
李华伦, 毛志英, 商宝禄
1990, 7(2): 39-45.
摘要:
本文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用增强碳纤维的涂层技术研究作了综述。讨论了用电镀、化学镀、化学气相沉积、溶胶-凝胶、热扩散和热浸等技术获得金属、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及硼化物纤维涂层的状况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铝合金-环氧树脂叠层复合材料中界面相的形貌和应力破坏
益小苏
1990, 7(2): 47-53.
摘要:
环氧树脂与铝合金界面粘附之后,发生类纤维状的界面相形貌,然后逐步过渡进入环氧树脂类网状结构的基础相。环氧树脂在叠层复合材料中的连接层就是由界面相-基础相-界面相这三个层面组成的。当连接层受剪切应力作用后,界面相类纤维组织的形变速度和形变量均大于基础相中的情况,因此,类纤维组织的蠕变、损伤和破坏强烈地影响着聚合物连接层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疲劳、损伤和断裂研究概况
沈真
1990, 7(2): 55-63.
摘要:
1987年6月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的第20届国际飞机疲劳会议(ICAF)上,各主要西方国家分别介绍了本国航空研究机构、飞机公司及有关高等院校于1985~1987年间在航空疲劳、断裂方面的研究概况,其中绝大多数代表团都专门介绍了飞机复合材料及其结构方面的研究动态。当前我国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为了帮助有关人员掌握当前国外的动态,从而更好地确定研究方向,本文试图按复合材料疲劳、损伤和断裂的一般研究、典型结构件疲劳和断裂特性研究、飞机结构耐久性和损伤容限特性验证试验三方面进行综述,有些无法包括在上述三个专题的内容,则在“其他疲劳和断裂研究”一节中介绍。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还包括从其他最新发表的文献上所介绍的动态。
多孔复合材料机械连接件弹性接触内力和应力分析
息志臣, 陈浩然
1990, 7(2): 65-69.
摘要:
本文用有限元混合法给出了多孔复合材料机械连接件弹性接触内力和应力分析。文中详细讨论了销钉弹性、层合板铺设方式和摩擦对各孔钉载分配及孔边应力的影响,并给出了多孔连接件向单孔连接件简化的条件。
聚合物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蠕变混合律
江冰, 吴代华
1990, 7(2): 71-79.
摘要:
本文首次对聚合物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蠕变混合律进行了研究。推导出具有正交双向铺设纤维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模型,用此模型对聚合物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进行了预测,并对其线性蠕变混合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这个理论对复合材料线性蠕变的预测是很精确的。
两级模型—预测单向复合材料弹性常数E2和G12的一种探索
郑世瀛, 金尧, 肖守讷
1990, 7(2): 81-88.
摘要:
由于复合材料具体构造的复杂性,各种预测复合材料弹性常数的微观力学模型都难以确切模拟复合材料的几何构造、组份的物理状态及其真实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因而对既定模型的严格分析和数学推导不一定都能得到精确的预测。本文根据单向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分布的不均匀性,采用两级模型,简便地导得预测ET(E2)、GLT(G12)的理论表达式,收集不同复合材料的多组试验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其他八种预测公式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尤其是对GLT这个通常认为很难预测的剪切模量,本文方法似乎远优于其他公式。其中的机理还不能说得很清楚。
层板具有椭圆形、矩形和三角形分层屈曲破坏的实验研究
李思简, 陈思秋
1990, 7(2): 89-98.
摘要:
本文对层板具有表面二维的椭圆形、矩形和三角形分层屈曲破坏的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在压缩和拉伸作用下,分层屈曲应变ε0与母层板和子层板各种参数的关系及分层扩展方向。
基于一种新的层合板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徐博侯, 高文蔚, 谢贻权
1990, 7(2): 99-109.
摘要:
本文在文[1]的基础上,给出了用于层合板的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固有频率)的变分原理,并据此给出了相应的有限元公式。大量算例表明这一方法给出令人满意的数值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