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6年  第3卷  第1期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灵敏度分析和最优设计
程耿东
1986, 3(1): 1-Ⅰ.
摘要:
本文给出了对称铺设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结构反应(静载下结构的柔韧性*、自振频率及屈曲载荷)对各层纤级铺设角的灵敏度,并给出了最优铺设角应满足的准则。对最优化准则的分析表明,在很一般的条件下,任一最优层合板最多只有四个不同的铺设角度。本文还对静载下矩形板的柔韧性作了大量数值计算,结果有明柔韧性是铺设角的非凸函数;最后本文建议了将数学规划法和准则法结合的一混合优化方法。用它对铺设角进行优化,数值例子说明这种方法是成功的。
碳—铝复合材料的破坏过程
金城, 王怡之, 杨宏志, 薛元德, 吴人洁
1986, 3(1): 11-Ⅱ.
摘要:
通过测定拉伸强度,结会拉伸过程监测到的声发射信息及断口形貌的分析,研究了C/Al复合材料的破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C/Al复合材料的破坏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它的拉伸强度,断口形貌,声发射特征三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横向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层板的铺层优化设计
唐俊
1986, 3(1): 18-Ⅲ.
摘要:
本文讨论了双向增强层合板在横向载荷作用下的铺层优化分析。文中首先证明了具有最高固有频率及最小挠度的最优结构必定是对称铺设结构,进一步还说明了上述优化问题可化为单设计变量优化问题,本中导出了相应的极其简单的计算公式。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
王殿勋, 笪有仙, 孙慕瑾, 陈傅正, 岳进
1986, 3(1): 25-Ⅳ.
摘要:
本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得到固化度与固化温度和时间的关系,从而获得研究温度范围内反应速度常数。确定反应为一级反应,求算其反应活化能为13.9kcal/mole,这与用DSCTBA法求算的活化能相近似,这为研究热固性树脂的固化反应提供一个新颖而简便的方法。
复合材料细观破坏显微形貌观察技术研究
沈华英, 肖淑敏
1986, 3(1): 30-Ⅴ.
摘要: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的反射光明视场照明技术以及几种增强图相衬度提高分辨率的特殊显微技术——暗视场照明法、偏振光法、微差干涉显微术等。镜下观察摄取的彩色图象与黑白图象,能清晰地观察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受力过程中出现的树脂——纤维界面脱离、基体裂缝以及纤维断裂。进一步剖析了声发射监测所不能判明的细观破坏的类型及位置。同时,借助扫描电镜验证,两者所得结果相符。
椭圆偏振理论与高聚物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的研究——(一)椭圆偏振理论分析——各向同性体系
张文基, 王力真, 王志刚, 张元民
1986, 3(1): 36-Ⅴ.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各向同性透明材料薄膜的椭圆偏振理论及实验参数选择。这是椭圆偏振用于高聚物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从椭圆偏振基本公式出发,对空气—材料膜—基底的三层介质系统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计算和解析分析;讨论了光的入射角、材料的折射率、材料薄膜厚度等参数对椭圆偏振中测量量ψ的影响,提供了入射角和基底材料的最优化选择。
复合材料层板层间应力分析的能量法
夏焜, 张行
1986, 3(1): 45-Ⅵ.
摘要:
本文首先探讨了复合材料层板层间应力的问题提法,指出了轻典层板理论与层间应力的层板理论的关系;然后本文给出求解层间应力的方法,将每层的面内应力沿厚度方向以完备函数族进行单向展开,沿宽度方向设其为任意函数,利用平衡方程和余能原理可得任意函数所满足Euler方程,通过求解该方程得到层间应力。本文最后还给出了解决奇异性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应力分布与奇异项系数的收敛都是迅速的。
测地线缠绕运动方程
何守俭
1986, 3(1): 54-Ⅵ.
摘要:
本文给出的方程,原则上适用于任何可缠绕的几何曲面,也适用于任何给定的纱嘴运动形式。方程的建立,涉及到“落点稳定”和“支点稳定”概念;前者用于一般连续曲面缠绕,后者用于粗台曲面的凸棱过过渡缠绕。在以落点稳定为基础建立的方程中引入了“替换因子”,它使方程在运动形式的选择上具有广泛性。方程一般都以几何参数形式表示,这样利于数学表达,也使方程推导简化;此外,在参数运方程的基础上建立速度方程也比较容易。文中结出了几何参数与时间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以便工程应用。
无矩层板的能量优化准则
刘锡礼, 肖军
1986, 3(1): 61-Ⅶ.
摘要:
本文论证和给出了任意薄膜力场作用下复合材料无矩层板的最小应变能铺层优化准则,并讨论了Ⅱ、Ⅳ内力象限优化铺层的性质。
简支矩形复合材料层板的最大轴压临界载荷分析
刘润桐, 张国民, 魏俊
1986, 3(1): 70-Ⅸ.
摘要:
本文分析并解释了多叠层简支矩形层合板的单轴压临界载荷随板的铺层状态而变化的现象。从而指出了提高临界载荷的最佳铺层方式。本文例题给出的最大临界载荷所对应的铺层角,与文献[3]优化设计的结果一致。
不对称正交层板室温形状的简单计算方法
陈烈民
1986, 3(1): 74-Ⅸ.
摘要:
本文采用了广义变分原理和大挠度薄板理论导出了计算不对称正交层板室温形状的简单方法,它的计算结果与以前通过复杂计算所得的结果非常一致,但本法更适于工程上的实际应用。
GRP(CSM)三点弯曲梁松弛实验
张双寅, R. Kitching
1986, 3(1): 80-Ⅹ.
摘要:
本文对短玻璃纤维毡增强聚酯玻璃钢的三点弯曲梁试件的松弛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通过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建立了一个初步的“变剪切模量G13(t)”模型。
复合材料结构在设计制造和应用中的力学问题
王震鸣
1986, 3(1): 89-Ⅹ.
摘要:
本文探讨复合材料结构在设计、制造和应用过程中有关的一系列力学问题。希望引起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重视,因而促使我国的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制造和研究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