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5年  第12卷  第1期

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研究
梁国正, 蓝立文, 顾媛娟
1995, 12(1): 1-5.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复合材料用树脂基体4501B,研究了树脂的性能、固化树脂的性能、预浸料的工艺性及复合材料的性能等。
PES/TLCP共混物的加工性能及其原位增强特性
益小苏, 赵高明, 王惠民
1995, 12(1): 6-10.
摘要:
本文分析了TLPC与PES及其共混物的流变特性和相容性,通过注塑和双螺杆共混物挤出拉伸来研究上述共混物的原位增强特性。结果表明,共混物粘度比TLCP和PES的粘度要低,液晶的加入有效地改善了加工性能;共混体系中液晶与PES几乎不相容;PES及其共混物的粘度较高,注塑性能较差,而比较适合于双螺杆共混挤出拉伸加工;液晶含量的增大使共混物熔体粘度下降,拉伸强度提高,脆性增大;随着熔体拉伸比的增大,复合丝拉伸强度大幅度提高,达到了良好的原位增强效果。
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
赵之山, 林宗基
1995, 12(1): 11-17.
摘要:
本文用水解加成法合成了气干性双环戊二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用理论分析、IR和NMR谱图等手段研究了合成反应机理和最佳工艺条件,获得胶凝时间短、固化速度快、机械强度高、硬度大和耐介质性良好的气干性树脂。
黄麻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及其性能分析
郑融, 洗杏娟, 叶颖薇, 洗定国
1995, 12(1): 18-25.
摘要:
本文研究了黄麻单向纤维和随机分布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作和拉伸、压缩、弯曲、层间剪切以及冲击性能,并讨论了它的破坏机理与微观形貌。黄麻纤维本身性能优异,并且具有优于其它天然植物纤维的可纺性。黄麻纤维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潜力。
纤维缠绕玻璃钢管道的渗漏判据
黄龙男, 刘锡礼
1995, 12(1): 26-31.
摘要:
本文通过对无矩层合板细观应变的有限元分析,求得层合板的最大应变集中系数。利用细观力学分析结果,建立了无矩层合板的树脂开裂宏观力学判据。利用该判据建立了管道的渗漏判据。并分析了纤维含量、温差、管径对渗漏压力的影响情况。
铝基复合材料薄带中SiC分布均匀性的研究
潘复生, 丁培道, 梁小平, D. V. Edmonds
1995, 12(1): 32-37.
摘要:
本文研究了用双辊铸机生产的SiCp/A356复合材料薄带中SiC的分布规律,着重分析了SiC颗粒的体积分数(3%~16%)和薄带的铸造速度(0.5~10m/min)对SiC颗粒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SiC含量或较高的铸造速度均可抑制薄带表面贫SiC层的形成。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液相浸渗充填过程
王浩伟, 张国定, 吴人洁
1995, 12(1): 38-42.
摘要:
液相浸渗法是制造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先进工艺,其浸渗充填过程是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液相浸渗填充过程阻力及充填形式的研究,发现纤维分布状态及纤维与基体的润湿性决定着浸渗充填形式。探讨了通过控制纤维分布状态、改善纤维与基体的润湿性和优化工艺参数等方法,以控制浸渗充填过程,获得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途径。
晶须增强氮化硅陶瓷自生复合材料
徐永东, 张立同, 张湛
1995, 12(1): 43-49.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两种制备氮化硅陶瓷自生复合材料的方法:以氟化钙为添加剂,对硅坯体直接进行氮化;经预氮化后的反应烧结氮化硅多孔体,在含酚醛树脂和硅酸乙酯的无水乙醇溶液中浸渍处理后,再经过高温热处理,分别可得到以β-Si3N4和β-SiC晶须增强的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同时,还对生长条件对晶须的形态,以及自生晶须对氮化硅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多相材料的自蔓延高温合成和致密化
梅炳初, 王为民, 袁润章
1995, 12(1): 50-55.
摘要: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是制备材料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该过程中强烈的杂质释放及急剧的温度变化,合成产品多为疏松状态。要制备密实多相材料还必须与其他的致密化工艺相配合。本文介绍了常与之相配合的致密化工艺及所适应的多相材料,并报告了一些材料的某些力学性能。
SiC颗粒增强锌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王俊, 黄裕杰, 王仕勤, 张力宁
1995, 12(1): 56-59.
摘要:
采用曾顶处理的碳化硅颗粒,经半固态搅动铸造与热挤压相结合的综合工艺制备成的SiCp/ZA22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强化效果。该方法成本较低,所得材料可重熔,易于成型加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复合材料任意壳稳定性研究(Ⅰ)──几何方程的新研究
麦汉超
1995, 12(1): 60-67.
摘要:
从三维非线性理论导出,任意曲线坐标系中任意壳体的几何非线性微分方程,并修正K.Washizu的公式,以期得到更加准确的稳定方程。
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热力学计算预测
司为民, 郑灵仪, 李鹏兴, 吴人洁
1995, 12(1): 68-74.
摘要:
采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在已有假设和两个模型基础上,编制了一套通用的计算程序。系统研究了五种金属间化合物:Ti3Al、TiAl、FeAl、NiAI和NbAl3,和十种陶瓷材料:B4C、SiC、TiC;TiB、TiB2、AlB12;TiN、AlN;SiO2、Al2O3的化学反应性。从而对于上述金属间化合物基体,初步确认了合适的增强剂材料。
纤维铝合金胶接层板残余应力分布
顾志芬, 崔德渝, 仲伟虹, 李宏运, 胡宏军, 郑瑞琪
1995, 12(1): 75-80.
摘要:
本文采用准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对称铺设混杂复合层板在固化时产生的残余应力,给出了芳纶纤维/树脂-铝合金层板,在自由状态和施加预应力情况下的残余应力计算值,以及不同温度变化下残余应力计算值。本文还给出铝合金-玻璃纤维/树脂-芳纶纤维/树脂层板,在自由状态下固化时的残余应力值。某些计算结果与应变片包埋法实验测得的层板残余应力值十分吻合,表明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用准三维有限元分析残余应力的方法,为设计和制造出满足最佳力学性能要求的层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考虑横向剪切变形的反对称角铺设层合板的弯曲
张智舟, 何积范
1995, 12(1): 81-91.
摘要:
本文对考虑横向剪切变形的反对称角铺设复合材料层合板弯曲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简化分层理论的封闭形式解。在由位能变分原理得到一般方程的基础上引入合理假设,得到了适合本问题的求解方程。在用简化的分层理论对典型算例进行数值计算的同时,也用经典层合板理论和一阶剪切变形理论进行了计算,一并与相关文献的三维精确解加以比较,结果表明,简化分层理论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反对称角铺设层合板的弯曲问题。
T300/QY8911十字叠层复合材料冲击损伤与破坏的实验研究
李国耀, 蔡忠龙, 张双寅
1995, 12(1): 92-99.
摘要:
对T300碳纤维增强QY8911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十字叠层复合材料的冲击损伤与破坏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落锤(自由落体)冲击试验方法,测定了三类铺层结构板材的冲击破坏强度和冲击损伤能量门槛值;将冲击强度与破坏模式和静态三点弯曲情况做了对比。用宏、细观方法检测了冲击损伤特性。对低于门槛值的冲击动力学行为给出了分析模型。
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大挠度分析
唐俊, 高磊
1995, 12(1): 100-105.
摘要:
本文构造一个复合材料夹层板矩形九节点单元,并应用于对称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大挠度分析,并讨论边界条件、夹心剪切模量以及而板和夹心厚度比对复合材料夹层极大挠度的影响,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混杂纤维缠绕圆柱壳外压稳定性与缠绕参数
谢禹钧, 邬柱, 刘占民
1995, 12(1): 106-110.
摘要:
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以加权因子和铺设角为参量给出了混杂纤维缠绕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外压失稳最佳缠绕参数的理论计算公式。讨论了该公式的使用条件,并提出混杂纤维缠绕结构是否具有极值意义最佳参数的判别式。文中算例表明,本文公式不仅可以确定混杂纤维缠绕外压圆柱壳的最佳参数,也可以确定纤维增强各向同性外压圆柱壳的最佳纤维含量及纤维缠绕方向。
复合材料夹层板壳一种等效分析方法
晏麓晖, 曾首义, 陈斌, 文树春
1995, 12(1): 111-117.
摘要:
本文研究了复合材料夹层板壳的一种等效分析方法,首先由壳体理论导出了夹层板壳的内力和位移表达式,通过与各向异性单层板壳理论的比较,提出了二者等效的条件,从而把夹层板壳问题简化为一个等效各向异性单层板壳问题,这用有限元法很容易求解,并对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