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0年  第7卷  第4期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俊奎, 周施真
1990, 7(4): 1-8.
摘要:
本文对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和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分析。主要内容有: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纤维材料,多种陶瓷基体材料的韧化研究;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加工技术;陶瓷增韧的力学机理和材料结构性能的研究情况。最后还就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纤维束的冲击拉伸实验研究
董立民, 夏源明, 杨报昌
1990, 7(4): 9-15.
摘要:
本文所述实验采用岛津DT-5000型万能实验机和自行研制的摆锤式杆-杆型冲击拉伸试验装置对玻璃纤维,Kevlar49及碳纤维束做了应变率从10-4到 102 s-1量级之间的冲击拉伸实验。首次得到纤维束在高应变率下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的强度,极限应变以及临界应变能密度对应变率非常敏感,弹性模量也随应变率的升高而增加。Kevlar49纤维对应变率不太敏感,而碳纤维的性能则对应变率不敏感。
复合材料夹层板弯曲修正的Reissner理论
程华, 刘方龙
1990, 7(4): 17-27.
摘要:
本文对大高度、软夹芯的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弯曲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修正的Reissner理论。该理论对Reissner的线性特性进行了非线性修正;引入夹芯弹性支撑作用对变形与应力的修正。修正项由Reissner理论结果确定,并最终归结为求解Reissner理论问题,使计算更精确而应用亦较方便。
碳纤维复合材料破坏的超声波检测
朱进生, 冼杏娟, 李传鼎
1990, 7(4): 29-34.
摘要:
本文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O°、±45°和0°/90°铺层的无缺口、有直边缺口、有中心圆孔和有中心缺口层板,作了静态拉伸试验研究。采用超声波扫描成象检测方法,检测了碳/环氧复合材料在不同加载区域内的损伤分布及损伤程度,得到了载荷—损伤程度曲线和材料内部缺陷分布的分层图象。结果表明:带有垂直于载荷方向直边缺口的试件在受静态拉伸时,裂缝不是沿缺口长度方向作自相似扩展,而是沿纤维方向的界面扩展,缺口基本上不影响试件无缺口部分的承载能力;对于带中心缺口的试件,首先出现缺口尖端的界面分离;带中心圆孔的试件,损伤从孔周开始,逐渐沿纤维方向扩展。本文还分析了试件的损伤和破坏机理。
复合材料结构三维分析的半解析方法
施德芳, 曹志远, 谢如荣
1990, 7(4): 35-43.
摘要:
本文将探讨适用于各类复合材料结构分析的一种半解析半数值方法。这种方法比理论分析方法适应性强,易于掌握;又比目前纯数值法计算工作量少,精度高,易于在微机上实现。这类方法的提出与应用,将有助于复合材料力学分析手段的发展。
光纤复合材料界面力学传感器初探
周崇华, 姜德生, 程家骐, 曾黎明, 闻狄江
1990, 7(4): 45-51.
摘要:
本文将单模光导纤维代替普通玻纤埋设于聚酯之中,将He-Ne激光分光后接入这一信号光纤及另一同样长度的参考光纤中,利用这两根光纤输出的激光的干涉效应来测试埋设于聚酯之中光导纤维的各种应力应变情况(在复材受各种外力时),从而得到玻纤同聚酯的界面微观力学的各种结果,开拓了一种新的复合材料的测试方法。
对尼龙短纤维-丁苯橡胶复合材料模量的影响因素及模量的预测
李晨, 周彦豪
1990, 7(4): 54-59.
摘要:
本文讨论了几种因素对尼龙短纤维补强弹性体的杨氏模量的影响。在Halpin-Tsai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半经验方程,用来预测复合材料的模量,该方程的预测值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二溴代苯基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的共固化行为—FT-IR研究
徐晓鸣, 陈沛智, 倪红
1990, 7(4): 61-66.
摘要:
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对溴代苯基缩水甘油醚(G-48)与甲基四氢苯酐(THPA)的反应速度进行了测定,并和双酚A环氧树脂(E-39)与THPA的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个反应体系的反应速度随温区不同差别甚大,表观反应活化能的测定值基本相近。变温跟踪G-48/E-39混合体系与THPA固化反应的结果表明其共固化行为大致是G-48/THPA和E-39/THPA两体系反应行为的迭合。讨论了G-48/E-39混合体系的共固化反应机理和共固化条件。
SiCw/Al复合材料的一种界面结构
曹利, 姚忠凯
1990, 7(4): 67-71.
摘要: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用高压凝固铸造法(Squeeze casting)制备的碳化硅晶须增强铝(SiCw/Al)复合材料界面两侧晶须与基体的位向关系。结果表明,碳化硅晶须与基体铝之间至少存在一种匹配关系,这种关系是:<110>SiC//<110>Al,<111>SiC//<100>Al(约差4°)。由此提出了SiCw/Al复合材料的半共格界面结构模型。
压铸法制造SiCw/Al复合材料的渗透过程分析
耿林, 姚忠凯
1990, 7(4): 73-78.
摘要:
本文深入分析了用压铸法制造SiCw/Al复合材料过程中液态铝渗入SiC晶须预制块中的渗透过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液态铝渗入晶须预制块的临界渗透压不超过2MPa。对不同晶须含量的预制块所进行的模拟渗透过程的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随外力的增加,预制块被压缩的程度增大,从而使预制块的晶须相对含量增大。通过对渗透过程的分析,认为液态铝渗透晶须预制块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当外力以较大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液态铝不能完全渗入预制块中,这时预制块将被压缩,导致所得复合材料晶须相对含量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晶须体积分数主要取决于预制块晶须体积分数和复合压力。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增韧及用作先进复合材料基体的发展
刘润山
1990, 7(4): 79-84.
摘要:
本文综述了耐热耐湿和加工性优良的双马来酰亚胺(BMI)型先进复合材料(ACM)树脂基体改性的近年发展。着重介绍了BMI通过与烯丙基苯基化合物共聚,与芳香二胺的链延长和合成新型链延长BMI,与热塑性树脂共混等获得增韧的方法及若干树脂体系、牌号和性能,表明BMI的增韧改性对被着重发展为ACM的热固性树脂基体的技术关键性。